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平台简介

发表时间:2025-03-25 21:00

中国建筑声学与噪声控制协同创新平台   


简 介

一、平台概况

中国建筑声学与噪声控制协同创新平台简称“中产研声创平台”,归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管理,又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建筑声学与噪声控制协同创新平台

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国家一级协会组织,是经国务院批准,由国家发改委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务院国资委、国家知识产权局、中国科协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华全国总工会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央企、国企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。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是跨部门、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学科产学研、政金介、商媒用互动合作的官办社团组织,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。

中产研声创平台是按照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指导(暂行)办法》筹建,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批准,于2025年3月宣告成立。

中产研声创平台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、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(国家)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倡议发起,联合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领域的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实体、产业园区、社团组织等骨干单位众力运行,旨在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、高校院所、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引领示范作用,有效整合行业成果、产业链和金融资源,作为持续输出核心研发和服务力量的重要创新孵化载体。

二、创新举措

(一)组建数个产学研先锋队:通过具体高校、科研、企业的三方结对,共同研发某个专业技术项目或软课题,形成共同成果;打造三方联合实验室、示范基地或工程技术中心;共建科创平台,共享知识产权,共推示范工程。

(二)托举孵化未来之星:通过考察游学、挂职锻炼、兴趣培育等模式,吸引企业家二代、三代以及企业内部青年骨干、专业骨干等18岁—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参与企业管理、专业传承、科技创新等工作。

(三)激励奖励会员单位: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的“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”评选;平台推荐促进会的和平台的“好成果 ”、“好案例”、“好团标”、“好团队” 等。

)促进上下游企业对接:与专业社团、机构合作,以专业沙龙、论坛、座谈会等形式,促进楼堂馆所投资方、设计方和装饰施工方与会员单位交流,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对接、标准宣贯等。

)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:通过举办CAAF展会活动、平台交流大会、标准创新、“四新”推广与评价认证、专项投入、人才实训等,提供资金链、人才链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催生创新生态,助力产业协同发展。

三、深度服务

中产研声创平台的服务主要但不限于如下范围:

(一)组织平台成员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的制订、审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,接受企业委托,协助编制企业标准,组织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培训。

(二)依据有关评价规范和职业标准,推行企业专项水平能力等级评价和从业人员专项职业技能等级评价。

(三)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。

(四)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,如对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学习考察。

(五)组织开展产品展览会或新产品发布会等活动,帮助企业推广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工艺等。

(六)编辑出版相关领域的书刊和资料。

(七)组织开展专业技术服务,如技术咨询、项目论证、验证性试验、科研成果评价、安全性合格评定和优质产品推荐等。

(八)维护成员单位的权益,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。

(九)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行业信息或政策建议。

(十)接受总会和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。

四、组织架构

平台设立组织委员会(理事会)、专家委员会、秘书处。

平台以“共创、共建、共享”为核心理念,汇聚行业顶尖力量,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
(一)共创单位(常务理事单位):领航技术前沿,主导标准制定与重大课题,共享知识产权红利,打造行业标杆影响力。

(二)共建单位(理事单位):夯实产业基石,深度参与技术转化与工程实践,优先对接全链资源,抢占市场先机。

(三)共享单位(会员单位):链接全链资源,零距离对话专家与企业,以灵活合作融入创新浪潮,共拓声学蓝海。

五、秘书处联系方式

联系人:陈老师   手机:13910396390(微信同号)

地址: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(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科研区)

         (国家)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办公东区一层      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电话:010-5116789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传真:010-5116464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编码:100024